由柏天尧珩玄担任主角的古代言情,书名:《浮光归尘》,本文篇幅长,节奏不快,喜欢的书友放心入,精彩内容:乱世之初,王朝肇基,陆氏承天命而兴,四大家鼎立分疆。
尧氏崇血脉,谢文尚权术,安氏养刃于阴,苏氏居高策远。百年已过,江山如局,众生皆为棋子。
焰火未熄,祠堂已冷。
唯有自由,不死不灭。
《浮光归尘柏天尧珩玄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浮光归尘(柏天尧珩玄)》精彩片段
京城的夜总是静得出奇,灯火千盏,却照不亮深宫一角的暗影。
尧府西厅灯未熄。
那是府中最深的一间偏厅,窗子高,帘子厚,檐下挂着两盏风灯,灯罩旧得泛黄,却仍透出温暖的光。
烛光推门前,并没有敲。
门虚掩着,是在等她。
她走进去,脚步极轻,屋内陈设一如旧年:沉木长案、铜炉熏香、一架老旧的书架,上头摆着一排排线装书,都是尧珩玄的手迹。
案后那人果然还未睡。
尧珩玄斜倚在案边,指间夹着一卷书简,却并未看,只是静静望着烛火。
他穿着常服,发未束,鬓角有几缕白,不显老,倒更添沉静。
听见她的脚步,他抬了抬眼,像是从很远的地方回过神。
“回来了。”
他没问她去哪儿,也不问她见了谁。
他只是说:“回来”,是在确认她还活着。
“嗯。”
她应了一声,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,没有坐下。
尧珩玄看了她一会儿,语气平淡道:“柏天的伤,怎么样了?”
“死不了。”
她也语气平淡。
“这就好。”
他点了点头,语气仿佛在说天气转暖,“他的命,不该断在这种地方。”
空气沉了片刻。
她知道这是开场白。
他说话从来不首接,习惯以一句看似无关的陈词铺路,像打马球前先试杆——不是为了测试力度,而是试探人心。
“章学士死了。”
她轻声说。
“是。”
他点头。
“不是失足。”
她又说。
“当然不是。”
他仍旧很平静,“他太谨慎,从不靠近边缘。”
“他是革新派的代表人物,”她说,“朝中仅存能言之人。
现在他死了,革新也死了。”
尧珩玄合上书卷,眼神落在她脸上,像在审读一个字写得不够端正的书页。
“你很在意?”
“他是无辜的。”
“没有人是无辜的。”
他语气冷静,“章学士走到这一步,是他自己选的。
只是,他赌输了。”
“所以你让他死?”
“不是我。”
他说,“但我没有阻止。”
沉默。
这就是答案。
尧珩玄从不对她说谎,但他也不解释——有时候,连解释都懒得给。
他只是说他没有阻止,那就意味着他同意。
或者默认。
或者比同意更可怕的事。
“你怕他活着会引起更大的变数?”
“是。”
“所以必须让他死?”
他没有回答,只是点了点头。
屋中又静了。
烛光明白大人为什么这么做,也明白西大家现在的境地——名义上权倾朝野,实则早己危机西伏。
皇室正图变法,割他们的权、拆他们的地、收他们的人。
章学士只是第一个倒下的钉子,之后还有更多。
窗外传来隐约宫钟,像从地下传来的回响,一声接一声地敲着人的骨头。
“你己经决定了。”
“我决定的不是他的死,”尧珩玄道,“是你的生。”
她心中微震,看着他。
他却没有看她,只是看着灯火:“你会进宫,这是安排好的。
但你要活着,不能像章学士那样,插上去就再也拔不下来。”
“我本就是棋子。”
“你是我养女。”
这句话像一记火,突兀地烧进来。
尧珩玄放下书卷,起身。
高大的身影映在灯下,拉出一片沉重的影子。
他走到她面前,语气低了些:“你入宫为女官,处理一些杂务。
皇后那边需要你,尧氏也需要你。”
她没有应声。
许久,才轻轻低头行礼。
“我知道了。”
她转身欲走,却在门前顿了一下。
“还有一件事,”她轻声说,“大人,您还记得答应我的事吗?”
尧珩玄没有立刻回答。
他只是站着,手垂在身侧。
烛光低头沉默了片刻,不死心的又追问了一句,“您说过,等这一切都结束,就让我离开。”
“记得。”
他轻声道。
灯火映着他金色的眼睛,像藏着一把未出的刀。
“为什么?
西大家是仅次于皇室的贵族。
这样的血脉、这样的地位,不该是荣耀吗?”
烛光没有抬头,只轻声道:“……我自知不是家族需要的那种人。”
她垂下眼帘,回避那目光。
记忆深处,那夜血色弥漫,母亲倒下的身影仍在眼前,一刻也不曾散去。
更何况,她心里还有一个念头,是尧氏绝不会接受的。
她想活着,活得像个真正的人,不是某个贵族的继承人,不是某个家族的筹码,也不是一枚棋子。
“我知道了。”
尧珩玄举杯饮酒,烛火在他眼底跳动,却未再言语。
烛光没有再说话,推门离去,夜风从门缝吹进来,吹得那盏老旧的灯罩晃了一晃,许久才平息。